江苏首例、全国第二例 AI 版权图片案宣判:作者有创新设计,享有著作权
在当前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I 生成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等法律问题也日益成为焦点。
苏州常熟市人民法院于3月7日发布消息称,该院审结了江苏首例、全国第二例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纠纷案。
常熟市人民法院首先审查了案中涉及的AI软件用户协议,明确了Midjourney软件用户协议中约定使用软件服务生产图片作品的资产及其权利归属于用户,并在庭审中登录了创作平台,对登录过程、用户信息以及提示词修改等图片迭代过程进行了审查。
常熟市人民法院认定,林某对提示词进行的修改以及通过图片处理软件对图片细节设计的修改体现了其独特的选择与安排,由此生成的平面图具有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两被告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该图片进行网络传播构成侵权行为。
同时,法院认定林某享有的著作权仅限于该图片,制造实体装置仅以“爱心”为基础进行设计,被告常熟某房地产公司所进行的相应实体装置设计与建造并不构成对林某著作权的侵犯,从而避免了著作权的过度保护和权利滥用。
最终法院作出以下判决:
一、侵权方需在其小红书账号上连续道歉三天,向原告林某公开赔礼道歉;
二、侵权方需赔偿原告林某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10000元;
三、驳回原告林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生效后,原告和被告均未上诉,判决已具有法律效力。
IT之家的查询结果显示,北京互联网法院在2023年曾对一起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做出了一审判决,裁定被告构成侵权,需要向原告公开道歉并赔偿500元。该案被视为AI生成图片领域中著作权保护的第一案。
广告声明:文中包含的内容可能包括外部跳转链接(例如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仅用于提供更多信息,节省筛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