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 CEO 吉姆・法利:想赢中国电动汽车,要先学中国技术
IT之家 2 月 9 日报道,福特汽车公司正在积极应对来自中国汽车行业的挑战。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指出,福特必须依靠中国的技术专业知识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法利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在电动汽车(EV)电池制造方面已经领先西方车企数年,若福特希望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甚至超越中国车企,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的相关技术。
法利指出:“我们与他们竞争的方式是像他们 20 年前依赖我们的知识产权(IP)一样,获取他们的 IP,再结合我们的创新生态系统、美国的创造力、以及强大的市场规模和与客户的紧密联系,在全球范围内超越他们。这将是我们工业经济复兴中最关键的一场竞技。”
法利的这番话并非遥不可及的愿景,而是当下正在实现的现实。福特正在建设的大型 BlueOval 电池园区预计将在 2026 年竣工,届时将生产磷酸铁锂(LFP)电池,这些电池的技术基于中国宁德时代的合作。
LFP 电池技术的开发历史或许不为人知。根据彭博社的报道,这一技术最初是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探索的,随后由 A123 系统公司(A123 Systems LLC)进行商业化,而该公司曾获得过美国政府的丰厚资金支持。然而,因电动汽车市场增长缓慢,A123 最终宣告破产,其电池知识产权资产被当时中国最大汽车零部件公司——万向集团收购。
据彭博社的研究,中国目前掌控着全球 83% 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市场。
此外,福特正在开发一款价格低于 3 万美元(IT之家注:当前约 21.9 万元人民币)的小型电动汽车,以应对尚未进入美国市场但在其他福特销售区已经崭露头角的中国平价电动汽车。尽管美国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为福特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免受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冲击,但同时这也使得在中国生产的林肯航海家(Lincoln Nautilus)在运往美国时面临更高的成本。
广告声明:文中包含的对外链接(包括但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以节省您的选择时间,结果仅供参考。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