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土特产”变“地球货”,地球微生物宣布占领“龙宫”小行星返回样本

xxn 阅读:28430 2024-11-28 16:02:04 评论:0

11 月 28 日报道指出,研究人员发现,在日本探测器从龙宫小行星(Ryugu)收集样本送回地球后,这些样本已被地球微生物“侵占”。

该研究揭示了地球上微生物的强大生存能力,同时表明地外物质同样受其影响。这一研究成果已刊登在《陨石与行星科学》杂志上(DOI:10.1111/maps.14288)。

这些样本是由日本航空航天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隼鸟 2 号探测器收集的。隼鸟 2 号于 2014 年 12 月发射,2018 年 6 月抵达龙宫小行星,并历时一年对这颗直径约 900 米的小行星进行了深入研究。随后,探测器在龙宫小行星表面成功取得了样本。这些样本于 2020 年 12 月 6 日送回地球,而隼鸟 2 号则继续深入太空,探索其他小行星。

龙宫样本已分发给多个科研团队,其中包括发现地球微生物的团队。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领导马修・根格(Matthew Genge)表示:“我们在从小行星带回的样本中发现了微生物。它们最初出现在岩石表面,然后扩散并最终消失。”“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表明它们是活体,并且在样本分析之前不久才开始侵扰样本,来源于地球。”

研究团队在样本中发现了棒状和丝状的有机物,他们将这解释为丝状微生物。尽管尚无法确定这些微生物的确切种类,但根格对它们的身份有合理的推测。

“要明确它们的确切种类,需要研究DNA,”根格说。“但根据情况,它们最有可能是芽孢杆菌等细菌,因为这些丝状微生物在土壤和岩石中非常常见。”

当然,鉴于人类目前正致力于寻找地球以外的微生物生命,尤其是在火星上,一个问题产生:这些微生物是否在取得样本时已存在于龙宫小行星上,从而代表外星生命?但研究团队明确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根格解释:“在对样本进行分析之前,我们使用纳米X射线断层扫描检查样本,并未发现任何微生物。此外,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表明,它们是在样本暴露于地球大气后才出现的,这发生在样本返回地球约一年后。”

研究发现,在暴露于地球大气一周后,样本表面出现了 11 个微生物;再过一周,这一数字增加到 147 个。

根格指出:“在样本岩石中发现地球微生物确实令人惊讶。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抛光陨石样本,因此不容易发现附着的微生物。但只需一个微生物孢子,就足以导致迅速繁殖。”

尽管这项研究未直接提供关于外星生命的线索,但揭示了地球微生物的顽强生存力,尤其是在适应和繁殖方面。这些发现也引发了有关航天器和探测器可能对目标行星或小行星环境造成污染的讨论。

根格表示:“研究表明,微生物有能力在地外物质上快速生长和存活。地球上拥有丰富的有机物可供微生物利用,而在火星等外星行星上,外星有机物甚至可能支撑生态系统。”

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的发现表明,太空任务可能会对外星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显示了地球微生物迅速侵扰的能力。”

各国航天机构已采取严格的行星保护措施,以降低污染风险。然而,根格提醒,未来科学家在送回样本时需特别注意避免地球微生物污染,以防样本被误判为外星生命证据。

他说:“地球微生物是地球最具侵略性的生物之一。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污染并非问题,只要了解污染源,但如果声称样本的‘原始’特征证明其为外星生命的证据,那这会是一个大问题。”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团队正在继续研究来自龙宫和本努小行星的样本。根格期待表示:“希望下次研究时,这些样本不会再受到来自地球的微生物‘访客’的影响。”

相关阅读:

广告声明:文内包含的外部链接(例如超链接、二维码、密码等)旨在提供更多信息,节省选择时间,仅供参考。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