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院裁决支持学校处罚 AI 作弊学生,当事人历史成绩从 B 降至 C+
IT之家 11 月 23 日消息,据 The Decoder 今日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名学生因在作业中未说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而受到学校处罚,联邦法院对此做出支持。这起案件可能为学校管理人工智能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指引。
根据法庭记录,Hingham High School 的一名学生在提交历史作业时,利用Grammarly 的人工智能功能完成部分内容,但未进行说明。学校通过 Turnitin 软件发现了违规行为,作业内容也显示了问题:引用了人工智能虚构的书籍,还提到了并不存在的作者“Jane Doe”。
学校采取了严厉的措施:该学生作业的两部分被判为零分,并被要求周六留校,导致其历史课成绩从 B 降至 C+。
学生的父母对处罚感到不满,提起了法律诉讼。他们强调孩子一直以来的出色学业表现,包括高分 SAT 考试成绩,并批评学校的人工智能政策不够明确,担心惩罚会影响孩子申请顶尖大学的机会。
然而,法院最终支持了学校的立场。法官认为,学校已经在课程中明确了学术诚信和人工智能使用规定,尤其是在英语课上明确要求学生披露人工智能使用情况。
裁决指出,学校的处罚是合理的,并符合其管理权限,同时强调法院应尽量避免干涉学校纪律决定,除非该决定过于武断。
IT之家获悉,当地的教育机构正在不断调整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方式。一些教师通过在作业中设置隐含提示,或设计有针对性的任务来发现人工智能的干预;而其他学校允许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但要求详细记录操作过程。
这所学校采取了折中的做法:学生可以在研究或构思中使用人工智能,但需要公开任何直接引用的内容。
这一裁决表明,即使学校尚未建立具体的人工智能政策,也可以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广告声明:文中包含的外部链接(包括但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旨在提供更多信息,节省筛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