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拍照功能强不强,要看哪几项参数

xxn 阅读:92835 2025-02-16 20:03:45 评论:0

改写标题:《了解手机拍照功能的参数,从这些方面判断手机摄影潜力!》

如今,摄影功能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核心特性,各大手机品牌和型号都在这个领域持续创新与竞争。

你常常会听到诸如双摄、三摄、潜望式变焦、1亿像素、超级月亮等专业术语,然而对于外行来说,这些信息可能并不容易理解,甚至一些测评博主也未必完全掌握。

本文将探讨如何评估手机摄像头的参数,并帮助你选择一款拍照优秀的手机。

关注光学变焦能力

在2025年,优先考虑手机是否配备长焦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焦镜头可以帮助你将远处的景物“拉近”。

长焦镜头还能够改变透视效果。这是因为拍摄距离会影响透视效果,而焦距决定了拍摄的距离。当你靠近物体拍摄时,可能会出现桶形畸变,因此必须拉开距离后使用长焦镜头拍摄。

观察不同焦距下人脸的变形情况

(拍摄人像建议使用40mm以上的镜头)

 变焦可以分为“数字变焦”和“光学变焦”两大类。

数字变焦是通过放大照片后裁剪,导致画质显著下降。

光学变焦就像使用望远镜来放大画面,画质几乎不受损失。

✅ 因此,优先选择具有光学变焦功能的手机。

光学变焦(左)与数字变焦(右)对比

查阅最近3年iPhone标准型号的摄像头焦距:

  • 苹果14仅提供0.5倍超广角和1倍主摄,缺乏长焦镜头。

  • 自苹果15起,15和16均新增了2倍长焦镜头。

 也要关注镜头的焦距(mm),焦距越长,拍摄的距离越远。

手机的主摄(1倍变焦)通常在25mm左右,这个焦距适合拍摄广阔场景。2倍变焦时,焦距大约为50mm,拍摄距离更为遥远。5倍变焦,其焦距可达125mm,能更好地拍摄远处的月亮等目标,至少100mm的焦距才能拍摄出清晰的小圆月。同时,要想远距离拍摄鸟类,焦距至少要有400mm,而现今手机尚无法实现。

(长焦镜头拍摄效果示例)

专业相机的变焦镜头可根据需要进行推拉变焦,例如24mm-70mm。手机一般采用多个固定焦距的镜头,无法自由切换,只能选择特定的焦距,比如24mm或70mm。

综上所述,优先考虑光学焦距多样的手机。

以下是iPhone 16pro、华为mate70 pro和小米15 pro的后置摄像头参数。

  • 苹果16pro的长焦分别为48mm和120mm,两个镜头覆盖了中焦和长焦,适用范围广泛。

  • 华为mate70 pro的长焦为92.5mm,但长焦拍摄范围略逊于苹果(实际相差不大),并缺乏中焦镜头。

  • 小米15pro的长焦镜头为120mm,拍摄距离与苹果相似,同样缺少中焦镜头。

拓展阅读:焦距如何影响拍摄题材,如何选择适合的镜头焦距?

考量像素数量

每个像素的定义为一个点,照片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点(像素)构成,而像素数量直接影响着照片的清晰度和放大后的细节表现。

看看以下这张奥运会开幕式的照片

就能理解像素与照片的关系

(勿将“像素高”与“画质好”混淆)

如今手机的像素普遍很高,日常观看差别不大,主要在于放大观看/大尺寸打印/裁剪时可能会出现差异。

 低像素的影响 

如果像素过低,则无法呈现清晰的细节。例如,二十多年前的手机像素仅为200万左右,清晰度极简,放大后效果更差。现在的手机在清晰度方面通常无需担忧。

那么多少像素才算足够高呢?观察现在的许多专业相机,其像素通常在2000万到4000万之间,完全能够满足各种使用场景的需求。很多比赛对参赛照片的像素要求仅需1200万以上。

 高像素的优势 

高像素也有其优点,例如一张4000万像素的照片,即使裁剪一半后仍保留2000万像素,依然清晰。而若一张1200万像素的照片裁剪一半,则只剩600万,明显显得模糊。

不过,像素过高亦无必要,部分手机在拍照时即使具备高像素,也可能因手机性能不足而导致拍摄效果不佳。

✅ 综上所述,像素数量不宜过低,也不必一味追求过高。

以华为mate70 pro为例:

  • 主摄像头最高可达5000万像素,超越众多专业相机,放大、裁切或打印都能保持画质。

  • 副摄像头的最高像素同样达4000万,像素数量较高。

佳能5D4相机参数:

  • 作为一款售价接近2万人民币的单反相机,其像素也在3000万左右。

评估画质

画质的评价其实就是照片输出质量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照片是否赏心悦目。(许多用户提到对“像素好”的手机的向往,实则真正意图是要求“画质好”)

理论上,硬件优越会提升画质,但画质还受后期算法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实拍测评显得尤为重要。

手机照片可从“清晰度”、“色彩还原”、“亮度”这三个维度进行评估。同时,还需关注手机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表现。

清晰度良好能够让画中的细节得以清晰分辨,色彩鲜明则使照片更加生动,适当的亮度则能使照片的光线引人注目,尤其在逆光拍摄时表现尤佳。

关注特殊题材的拍摄能力

如果你是一名热爱摄影的用户,期望手机具备相机般的拍摄能力,自然会希望拍摄一些特殊题材,如星空、微距摄影或流水拖影等。

这时候,直接按下快门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而需要先调整特定模式来优化参数。

1、虚化模式

也称为大光圈模式或人像模式,能够模拟背景虚化效果。

这个模式使用频率极高,不仅用于人像拍摄,在拍摄其它物体时也可以增加虚化元素。

通常只要后置摄像头具备两个以上镜头,就具备虚化能力,但具体虚化效果如何需参考测评。

示例:iPhone 16pro的人像模式

2、专业模式

在该模式下,用户可手动调整多项参数:感光度、快门速度、对焦距离、白平衡、测光模式等。

手机专业模式拍照详解,各类参数及使用方法。

大部分参数可以保持默认,不需手动调整,但感光度与快门时间这两项较为实用,适合拍摄低光场景。

例如拍摄星空时,应适当提高光圈,设置较高的感光度与较长的快门时间。

  • 安卓手机多具备专业模式,而苹果手机则不提供此功能,苹果可以使用夜景模式拍摄星空,但与安卓相比,手动调参的精准度不足。尽管安卓也有自动夜景模式与星空模式,效果依然不及手动调参。

  • 专业模式的使用频率较低,个人克制在拍摄星空时会使用该模式。

3、长时间曝光技术

使用此功能可拍摄流水拖影、车轨、星轨等题材,属于风光摄影的一大类。

  • 安卓手机通常支持这一功能,例如华为的流光快门,拍摄效果佳。

  • 而iPhone拍摄时需要先拍摄实况照片,后续再选择长时间曝光模式,此拍摄效果往往不如预期。

4、微距拍摄功能

微距模式提供物体的放大拍摄能力,以便观察更精细的细节。比如拍摄花瓣的细节、昆虫、雪花等微小物体。

放大能力一般用放大倍率表示,例如1:1、2:1等。手机一般不强调详尽的放大倍率,实则各个品牌间差别相对较小。

放大效果的展现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 一是拍摄时需保持极近距离,这也是“微距”名称的由来。

  • 二是长焦镜头在放大过程中也有加成效果,比如使用望远镜能够观察遥远的物体,因此也可理解为“拉近”或“放大”。

  • 以上两种能力相结合,决定了最终的放大效果。

相同的放大倍率,焦距越长,拍摄距离则越远。因此,市场上“长焦微距”模式非常受欢迎,这样即使不靠近目标也能拍摄,如蝴蝶和其他小虫子。比方说,5cm的长焦微距功能允许在5cm外准确对焦并实现微距效果。

vivo X100s官方的长焦微距示例:

  • 利用长焦镜头的放大能力,而不是仅依赖近距离拍摄的放大能力。

分析其他硬件参数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一些参数会影响照片的表现,但大多数手机在这些方面差异不大,因此置于文末讨论。

光圈大小:光圈越大,进入光线数量越多,从而提高照片质量。数字f值越小,光圈越大,例如f1.8大于f2.0。

感光元件的尺寸:尺寸越大,捕捉光线的能力强,能够提升图像质量。通常以英寸数表示,一英寸(1″)大于二分之一英寸(1/2″)。

防抖技术:有效缓解手抖造成的影响,尤其在视频拍摄时效果明显。

自动对焦技术:智能识别需要对焦的对象,快速对焦在人像面部等目标上。

连拍速度:长按快门可实现连拍,如在一秒内拍摄10张照片,以便抓住瞬间。

延时摄影功能:能快速播放拍摄的视频,以展现时间的流逝。

原生格式:保存原始信息的图像/视频格式,如RAW格式,便于后续的图像处理和调整。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摄影研修社(ID:shoujiPhotography)

广告特别说明:文中的外部跳转链接(包括但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额外信息,旨在节省您寻找时间,仅供参考。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