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全球最古老鸟类,将鸟类起源时间提早近 2000 万年
IT之家 2 月 13 日消息,IT之家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官方微信公众号获悉,今日《自然》(Natur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团队(以下称“古脊椎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称“福建地调院”)合作完成的福建省政和动物群发现侏罗纪鸟类化石的研究成果,报道了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也是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 1.5 亿年)就已经出现,该研究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重要特征的出现时间向史前推进两千万年。古脊椎所王敏为独立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福建地调院陈润生为共同第一作者。
2021 年开始,古脊椎所王敏、周忠和研究员和福建地调院开展合作,组建野外团队,在福建省内开展系统的古生物和地层考察工作。2023 年 9 月,该联合团队在《自然》(Nature)报道了福建首次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 —— 奇异福建龙(Fujianvenator prodigiosus),并命名为“政和动物群”(Zhenghe Fauna),为研究东亚晚中生代陆相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了全新窗口。2023 年 11 月,野外团队又在“政和动物群”发现了两件不完整的爬行动物...
最特殊的地方在于,政和八闽鸟具有愈合的尾综骨,这是现代鸟类体型的关键特征。此前,包括始祖鸟在内的“潜在侏罗纪鸟类”均未发现这一特征,他们仍然具有和恐龙一样的长尾骨。八闽鸟的发现首次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在侏罗纪就已经出现,并将这一特征出现的时间提早了两千万年。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一个与白垩纪今鸟型类非常相似的叉骨,这表明政和动物群中可能至少存在两种鸟类。如果该叉骨属于今鸟型类,鸟类起源的时间将进一步提前。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